江苏省常熟市辛庄工业园长盛路2号,全球第五大组件厂商阳光即位处于此,其巨大的厂房横跨两条道路,在一众中小企业的厂房中尤为瞩目。
“如果欧洲对中国光伏企业的一旦获得通过,我就有可能失业。”在阿特斯阳光工作两年的沈杨子对此极为忧虑,她说,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
沈杨子仅仅是阿特斯阳光常熟制造基地近9000名员工的普通一员,这家光伏公司在中国的9家独资企业、11个国家的分支机构中总计雇佣约13000名工人。2011年,阿特斯阳光65%的销量市场源自欧洲。
2011年中国对欧洲光伏产品出口高达204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口超过30万人。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的“双反”案获得通过,那么它将成为中国与欧盟历史上最大的贸易纠纷。
“欧美少数企业的冒险行为会把整个行业逼到生死存亡的节点,我们呼吁中国政府全力保护中国制造业的合理权益。”阿特斯董事长兼CEO瞿晓铧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忧心忡忡。
这位48岁的董事长曾经在美国“双反”案初期充满自信,但如今态度已完全转变,在对待欧洲“双反”案上,他号召业内,“行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该丢掉一切幻想了!”
阿特斯的样本
7月24日,德国公司SolarWorld等多家光伏电池组件企业正式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对华光伏的双反调查申请,而欧盟将在45天内就是否立案进展表决。
“其实欧洲的大部分光伏企业是反对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行动的。举个例子,和美国的双反相似,这次申诉除了SolarWorld,没有其它的欧洲企业正面出来附和,甚至我们的竞争对手、欧洲最大的光伏企业Q-Cell也没有发起类似动议。”瞿晓铧对此表示无奈。
此前,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曾在去年10月成功在美国提起针对中国企业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商务部在今年的初裁中对中国光伏征收30%到250%的高关税。
瞿晓铧说,目前企业在欧洲有众多光伏行业的“同盟军”——支持自由贸易的企业正迅速行动起来,通过欧洲的民意管道来反映声音。“因为大家看到,美国对华光伏双反之后,美国的光伏安装量市场迅速降温,这其实极大影响了美国的光伏行业就业。”
“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国光伏企业的成长,才助推了欧洲光伏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并为欧洲民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瞿晓铧认为,从科技的角度来看,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革新也令世界瞩目。
真正商业化肇始于2001年的中国光伏产业,用10年的时间在全产业链上做到了世界第一,并使得光伏发电开始具备与常规能源的竞争优势:2012年7月,晶硅组件价格降至0.8美元/W,较之2010年底的1.70美元/W下跌53%。
以世界第一大光伏安装大国德国为例,得益于中国企业的大规模制造拉低了光伏组件的成本,德国10MW及以上光伏电站从7月1日开始已不再接受政府补贴,而在2004年,政府给予的补贴约为3.5元人民币/度。
“实际上,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中国只占据了中段,在整个增加值中占比很小。安装在欧美的一套发电系统,价格大概在2-3美元/瓦,其中在中国的增加值大概只有20-30美分/瓦,大致只有10%的比例。”瞿晓铧称,中国大规模制造只是全球产业分工中附加值最低的一部分,德国技术主导的地位没有改变。
行业在行动
在8月2日中国光伏组件四大工厂近7万工人抗议欧盟双反的行动被取消后,苗连生、施正荣、瞿晓铧、高纪凡四巨头随后前往中国商务部陈情,他们身后代表的企业是英利、尚德电力、阿特斯阳光、天合光能。
瞿晓铧表示,该公司已和江苏省商务厅代表做过有效沟通,“现在谈稳增长,到哪里能一下子找光伏行业这样200亿美元的出口?其中又有100多亿来自江苏,江苏省很是重视。”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办公室主任范国远坦言,江苏光伏企业的数量去年的统计大概近千家,就业人数大概在17万左右。
将出口欧洲的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向产业链延伸,波及间接从业人数超过100万人,投资超过1000亿元。
美国投资银行Maxim Group在近期的报告中提到:在中国最大10家太阳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务累计达到175亿美元,表明整个行业已接近破产边缘。
企业对于欧盟光伏双反是否立案的警惕不无道理。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出口美国光伏电池和组件销售额总计增长21%。但今年5月单月,中国出口美国光伏电池和组件销售额比2011年5月大降45%。
瞿晓铧分析,欧盟的光伏装机容量大致占到了全球的70%,美国占了接近10%,当两大市场大门同时对中国企业关闭,中国的光伏行业将出现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潮和失业潮。
“我们与欧洲同行其实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瞿晓铧说,制造业是个苦活,需要一分一厘精打细算以降低成本。阿特斯计划今年年底以前,把组件综合制造成本降到60美分以下,让欧洲平价上网时代更早到来,并为欧洲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则呼吁国家在制止贸易保护主义方面,一定要有所作为,否则,“中国将失去唯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战略能源产业发展的势头,同时也给了日本、韩国发展该产业的巨大机会。”
“因为涉及超过200亿美元的出口额,所以商务部对此极为重视,直接对口单位虽然是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但企业直接沟通的领导级别更高。”一位光伏企业高管透露。 |